close
水滸傳序一 1這一篇序是《水滸傳》的第一篇序,之前的資料有了問題,只好再加以整理,稍微作了刪述,也簡單做了一些表格,之後將會陸續放在部落格。時間窘迫,參考資料又不甚齊全,疏漏之處甚多,懇請不吝指正。字數大約是63,500,然而這只是第一篇序,距離《水滸傳》的全文其實還十分遙遠。 【原文】原(1)夫書契(2)之作,昔者聖人(3)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(4)。其端(5),肇(6)於結繩(7);而其盛(8),殽(9)而?《六經》(10)。【語譯】推原文字的創造,大概是古代兼具才德的人用來統一民心,寄望能出現天下大治的盛世。文字的起點,只是原始的結繩紀事,等到文字的內涵豐富了,便彙粹而為《六經》。 【注釋】1.原︰推究根源。《易經‧繫辭下》:「易之為書也,原始要終,以為質也」。宋‧沈括《夢溪筆談》‧卷二十四‧雜誌一:「磁石之指南,猶柏之指西,莫可原其理」。「原」後來成為一種文體,如韓愈的《原道》,《原君》等。2.書契︰即文字。金聖嘆認為文字發展的順序為︰結繩→書契→《六經》,後文有「蒼帝造字」。《易經‧繫辭下》:「上古結繩而治,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」。許慎《說文解字序》:「蒼頡之初作書,蓋依類象形,故謂之文,其類形聲相益,即謂之字」。李鼎祚《周易集解》引《九家易》說:「古者無文字,其有約誓之事,事大,大其繩,事小,小其繩,結之多少,隨物眾寡,各執以相考,亦足以相治也」。3.聖人︰即天子,是古代對君王的敬稱。《史記.孔子世家》:「孔丘,聖人之後,滅於宋」。這裡的聖人指的是才能出眾的人。《禮記.禮運》:「聖人耐以天下為一家,以中國為一人者,非意之也,必知其情,闢於其義,明於其利,達於其患然後能為之。何謂人情?喜、怒、哀、懼、愛、惡、欲,七者弗學而能 何謂人義?父慈、子孝、兄良、弟悌、夫義、婦聽、長惠、幼順、君仁、臣忠,十者謂之人義。講信修睦,謂之人利。爭奪相殺,謂之人患。故聖人之所以治人七情、修十義、講信修睦、尚辭讓、去爭奪,舍禮何以治之?」。《荀子.正論篇》:「以天下之合為君,則天下未嘗合於桀、紂也,然則以湯、武為弒,則未嘗有說也,直墮之耳!故天子唯其人。天下者,至重也,非至彊莫之能任;至大也,非至辨莫之能分;至眾也,非至明莫之能和。此三至者,非聖人莫之能盡。故非聖人莫之能王。聖人備道全美者也,是縣天下之權稱也」。聖人即是天子,一切都很完美,不僅是道德完備,更是衡量萬事萬物是非的標準。4.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:用來統一民心,寄望能出現天下大治的盛世。《禮記.樂記》有:「故禮以導其志,樂以和其聲,政以壹其行,刑以防其奸。禮樂刑政,其極一也,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」。5.端︰事物的起始。如:「開端」、「發端」、「挑起戰端」。《孟子‧公孫丑》:「惻隱之心,仁之端也。」6.肇︰發生﹑引起。如:「肇禍」、「肇事」。7.結繩:上古時代沒有文字,為了幫助記憶或傳達事情,以繩子打結的方法來記事。相傳每一個結表示一件事,大事打大結,小事打小結。當事情完了,便把結解開。現今部分沒有文字的民族,仍保存此種結繩記事的方法。「結繩」,一般都指人類在創造文字以前,結繩紀事以代表文字,如《易經‧繫辭下》:「上古結繩而治,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」。另一種解釋,見《易經‧繫辭下》:「作結繩而為罔罟,以佃以漁」。可解作漁獵的生活方式。鄭玄在《周易注》中說:「古者無文字,結繩為約 ,事大,大結其繩;事小,小結其繩」。 **金聖嘆好用這個典故,《貫華堂選批唐才子詩序》有:倉帝未生,有繩無字。《隨手通》則說:「六書之作,其來尚矣。聖嘆曰:『造字不必專於倉頡。造字必專倉頡;然則倉頡之名不必專於一人。』」《魚廷貫聞》中《與許庶庵之溥》這封書信也有:「殊不知唐詩之字,固蒼帝之字,若唐詩之詩,固蒼帝已前澒(汞)洞之初之詩也」。  8.盛:興旺、繁茂、豐富。如:「興盛」、「旺盛」、「茂盛」、「豐盛」、「盛饌」。9.殽:音一ㄠˊ,摻雜、摻合。說文解字:「殽,相雜錯也。」《國語‧周語下》:「如是,而加之以無私,重之以不殽,能避怨矣。」韋昭‧注:「殽,雜也。眾人過郊,單子獨否,所以不雜也。」《漢書‧食貨志下》:「鑄作錢布皆用銅,殽以連錫,文質周郭放漢五銖錢云。」10.六經:《詩》、《書》、《禮》、《樂》、《易》、《春秋》。在漢代通常稱《六經》為《六蓺》(蓺即藝),如《太史公自序》:「夫儒者以《六蓺》為法。《六蓺》經傳以千萬數,累世不能通其學,當年不能通其禮,故曰:『博而寡要,勞而少功』。若夫列君臣、父子之禮,序夫婦、長幼之別,雖百家弗能易也。」這段話顯然比叔孫通所說的:「儒者難與進取,可與守成」,要客觀貼切許多。**為了使《六才子書》不顯得突兀,因此即使沒提到《樂經》,還是沿用《六經》這個稱呼。 【原文】其秉簡載筆(11),則皆在聖人之位(12),而又有其德者也。在聖人之位,則有其權;有聖人之德,則知其故(13)。有其權而知其故,則得作(14)而作,亦不得不作而作(15)也。(位-->有其權;德-->知其故)【語譯】只有兼具聖人(即天子,古代對君王的敬稱)的地位和德性的人,才有資格拿起筆來著述。有聖人這樣的地位,便有了職權;有了聖人的德性,便知道事情發生的原由。有權從事並且知道原由,便可以從事著述了;同時也是責無旁貸,不得不從事著述。 【注釋】11.秉簡載筆:應是「秉筆載簡」的錯綜,拿著筆寫在竹簡上,意為執筆為文。秉筆:文選‧顏延年‧皇太子釋奠會作詩:「侍言稱辭,惇史秉筆。」12.則皆在聖人之位:只有天子(擁有天子的職位)才有權從事創作。位,封爵及職位。語出《中庸》:「非天子,不議禮,不制度,不考文。今天下,車(制度量衡)同軌,書(文字名稱)同文,行(禮儀)同倫。雖有其位,苟無其德,不敢作禮樂焉;雖有其德,苟無其位,亦不敢作禮樂焉」。意指不是天子就不要議訂禮儀,不要制訂法度,不要考訂文字規范。現在天下車子的輪距一致,文字的字体統一,倫理道德相同。雖有相應的地位,如果沒有相應的德行,是不敢制作禮樂制度的;雖然有相應的德行,如果沒有相應的地位,也是不敢制作禮樂制度的。議禮的「議」,制度的「制」,考文的「考」,都是動詞。由此也可以證明《中庸》應該是寫於秦統一天下不久。13.知其故:知道事情的原由。故,原因、根由、緣故,事情發生的因由。如:「托故」、「無緣無故」、「不知何故」。左傳‧隱公元年:「公語之故,且告之悔。」杜甫的《送孔巢父謝病歸遊江東兼呈李白》詩:「自是君身有仙骨,世人那得知其故。」知其故,指棄宮訪道之故。《太上老君太素經》:人之所好,吾之所患;人之所執,吾之所舍。二者唯聖人能知其故。《資治通鑑.卷194》有:「妾亟聞陛下稱重魏徵,不知其故,今觀其引禮義以抑人主之情,乃知真社稷之臣也!妾與陛下結髮為夫婦,曲承恩禮 ,每言必先候顏色,不敢輕犯威嚴;況以人臣之疏遠,乃能抗言如是,陛下不可不從也。 」《屈原賈生列傳》:「古固有不并兮,豈知其故也?」14.作:創作或創作新說。述作:兼指論述與創作。《文選‧曹丕‧與吳質書》:「德璉常斐然有述作之意,其才學足以著書,美志不遂,良可痛惜。」述而不作:指纂述前人舊聞而不創作新說。《論語‧述而》:「子曰:『述而不作,信而好古,竊比於我老彭』。」15.不得不作而作也:責無旁貸,務必要從事著述。不得不,即不容不、不許不、不能不,是雙重否定,也就是句子中有兩個否定詞,使整句成為肯定的意思。 .msgcontent .wsharing ul li { text-indent: 0; } 分享 Facebook Plurk YAHOO! .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bb21287 的頭像
    bb21287

    千里眼

    bb2128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